学院首页|

教育园地

    教育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园地 -> 正文

    温馨提示:擦亮双眼 谨防诈骗

    发布日期:2022-11-18

    各位同学:

    近期,电信诈骗案件高发,为了保护好同学们的财产安全,保卫处汇总了16种常见电信诈骗手段,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增强防范能力,不给骗子可乘之机,谨防上当受骗。

    1.邮包诈骗

    常见手法:冒充邮政、快递公司拨打电话,称受害人名下包裹夹带违禁物品,涉嫌贩毒、洗钱犯罪,后以配合调查为由,要求受害人向“安全账户”转账。

    如何预防:第一时间上报班级辅导员或者拨打值班电话“18056026110”,不要拨打对方提供的所谓“警方电话”,无论何种情况均不要给对方提供的账户转款。

    2.医保卡诈骗

    常见手法:冒充社保局或医保中心工作人员拨打电话,称受害人医保卡购买违禁药品,账户透支并涉嫌洗钱。以配合调查为由,要求受害人向“安全账户”转账。

    如何预防:及时通过其他渠道查询社保局或医保中心电话,并询问其情况。如遇电话不通或其它任何情况均不要给对方账户转款,等待社保局或医保中心电话核实。

    3.刷卡消费

    常见手法:向受害人发送短信,称其银行卡在某地刷卡消费,并提供事先预备的咨询电话,后冒充银行或警方工作人员接听电话,称受害人银行卡被盗用,以到自动柜员机更改数据为由,诱导受害人将钱转出。

    如何预防:及时通过其他渠道查询所涉及银行的电话核实。无论何种情况均不要给对方提供的账户转款。

    4.冒充老师

    常见手法:假冒学院老师、政教处或某部门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同学,套取受害人个人信息或其他重要信息。

    如何预防:及时通过其他渠道拨打被冒充对象的电话进行核实。

    5.虚假中奖

    常见手法:通过电话、短信告知受害人中奖,以缴纳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借口骗取钱财。

    如何预防:及时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所谓“中奖”单位的电话,进行情况核实。无论何种情况均不要给对方提供的账户转款。

    6.虚拟号码

    常见手法:通过虚拟电话号码,冒充通信部门、司法部门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或涉嫌洗钱等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至“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如何预防:及时通过其他渠道查询所涉及银行的电话核实。无论何种情况均不要给对方提供的账户转款。

    7.乱发账户

    常见手法:通过群发“请把钱存入某银行、某账户”等短信,诱导碰巧要转账的受害人转错账户。

    如何预防:在转账前一定要向被转账人或单位核实转账账号,养成转账前核实的习惯。

    8.通知退费

    常见手法:冒充税务、银行工作人员,以退款、退税活动为由,要求受害人在自动柜员机上按其指令做实为转账的操作。

    如何预防:及时通过其他渠道查询所涉及税务、银行的电话核实。无论何种情况均不要给对方提供的账户转款。

    9.低价购物

    常见手法:发送低价出售二手车等信息,以交定金、托运费为由骗取钱财。

    如何预防:不贪图小便宜,不见到真实车辆等货物,不交所谓的“定金”、“托运费”。

    10.编造案件

    常见手法:使用多种手段使受害人手机无法接通,再冒充警察、医生等称受害人出车祸、被绑架等,诱骗其亲友汇款。

    如何预防:一方面上报辅导员或拨打值班电话“18056026110”电话,另一方面通过联系受害人的密切人员进行核实。

    11.高薪招聘

    常见手法:群发高薪招聘信息,以缴纳培训费、服装费等借口,诱骗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

    如何预防:不相信“高薪招聘”等招聘信息,不要给对方提供的账户转款。

    12.熟人借钱

    常见手法:冒充受害人亲友,或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以“住院急需用钱”等理由骗取钱财。

    如何预防:一方面通过其他渠道及时获取被冒充亲友的电话进行核实,另一方面通过被冒充亲友的其他密切人员进行核实。

    13.网购诈骗

    常见手法:1.嫌疑人通过购物网站发布低价商品,诱导网民购买。网民购买后,嫌疑人以“系统出现异常,订单被锁定”、“账号异常,资金被锁定”等理由恐吓网民,通过各种方法要求网民点击其通过QQ发送的链接(钓鱼网站),进而盗取网民的网银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从而转走网银资金。

    2.嫌疑人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网购订单信息,冒充店家联系消费者,以“系统出现异常,订单被锁定”、“账号异常,资金被锁定”等理由恐吓网民,通过各种方法要求网民点击其通过QQ发送的链接(钓鱼网站),进而盗取网民的网银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从而转走网银资金。

    如何预防:在正规电商网站进行网购,网购时不贪图小便宜,不相信店家所谓“返现”、“系统异常”等理由。不与店家通过“阿里旺旺”之外的聊天工具联系。不点击店家通过QQ发送的链接、文件,发现网购异常及时向交易平台举报。

    14.兼职诈骗

    常见手法:嫌疑人在招聘网站发布“刷信誉、刷成交量”等招聘信息,要求应聘者在指定网站购买点卡、Q币等商品并将卡号、密码发送至指定邮箱,进而盗取受害人资金。

    如何预防:不相信“刷信誉”等招聘信息,不点击对方发来的任何链接、文件。

    15.QQ诈骗

    常见手法:嫌疑人盗取网民的QQ号,冒充被盗QQ与被盗QQ好友聊天,以各种理由要求QQ好友向指定账号汇款。

    如何预防:接到QQ好友汇款请求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确认QQ是否被盗,对可疑QQ发送的邮件、文件、链接做到:不信、不打开、不点击。遭遇财产损失及时上报辅导员或拨打值班电话“18056026110”电话,。

    16.手机诈骗

    常见手法:1.嫌疑人通过“伪基站”等方式冒充银行,以“系统升级”等原因诱导网民登录钓鱼网站,盗取网民网银账号、密码。

    2.嫌疑人通过各种方式诱导网民扫描带有手机病毒的二维码或安装来历不明的手机软件,进而盗取网民网银账号、密码,甚至拦截银行验证短信,进而盗取账户资金。

    如何预防:接到可疑的银行短信时,及时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确认。及时安装手机安全软件、不安装来历不明的手机软件。遭遇财产损失及时上报辅导员或拨打值班电话“18056026110”电话,。

    学生处(保卫处)

    2022年11月18日